Hello 我是 Sandy 又到了給你寫信的時間 ~
最近讀到一個真實故事,很有啟發,覺得一定要寫信和你分享。
如果一位加油站的清潔工,和一位畢業於哈佛、前途光明的金融高管,兩個人各自用自己的方式理財,你覺得,最終誰會更有錢?
我想,我們的第一反應應該都一樣,但結局可能顛覆了我們的想像
那位清潔工在 92 歲過世時,留下了 800 萬美元(約 2.5 億台幣)的遺產;而那位金融高管,卻在事業頂峰時宣告破產,豪宅被法院拍賣。
這個故事,出自《致富心態》這本書 ,它提醒了我一個關於財富的簡單道理
理財的成功,跟我們的智商、學歷,甚至是金融知識的關聯,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小。真正重要的,是我們的心態和行為。
今天,我想和你分享從《致富心態》中,提煉出的 3 個財富心法。或許無法讓你一夜暴富,卻能幫助我們在財富的道路上,走得更遠、更安穩。
1️⃣ 致富的第一條規則:想辦法留在牌桌上
我們先來看看故事的細節。那位清潔工,他的秘訣是什麼?
其實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:他只是把自己微薄的薪水省下來,持續買進那些績優股,然後,就沒有然後了。他只是抱著這些股票,年復一年,日復一日,直到過世。
而那位金融高管,他懂得各種複雜的投資模型。他失敗的原因,恰恰是源於他的「聰明」。
他想用高槓桿、高風險的操作,在最短的時間內,賺到最多的錢。結果,當 2008 年金融海嘯來襲時,他的一切便瞬間崩塌。
這兩個人的故事,完美詮釋了股神巴菲特的核心理念 :
投資成功,我們只需要記住兩條規則:「第一,永遠不要虧錢;第二,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規則。」
清潔工的策略很「無聊」,但可以抵擋大部分的風暴
金融高管的策略很「高明」,卻可能一遇上黑天鵝就粉身碎骨。
這個提醒我們 :活下去,比什麼都重要。
成功的投資並不需要我們一直做出成功的決定,只要做到一直不把事情搞砸就夠了
2️⃣ 時間的魔法:忍受無聊,是通往奇蹟的唯一道路
能夠長期留在牌桌上,有什麼好處呢?
答案是,我們可以享受到世界上最強大、也最違反直覺的力量——「複利」。
提到複利,我們可能都聽過「滾雪球」的比喻,但我們的大腦,其實很難真正理解它的威力。
它就像冰河的形成,最初期的進展,慢到讓我們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,這是一個極度「無聊」且考驗人性的過程。
巴菲特就是最好的證明。他身價 845 億美元,其中有 815 億,是他 65 歲生日後才賺到的。他之所以成為股神,不是因為他的年化報酬率高到嚇人,而是因為他從 10 歲就開始投資,持續了超過 75 年。
這也提醒我 :
好的投資並不是回報最高,因為高回報的投資往往是一次性的,很難重複。好的投資是可以持續獲得不錯的收益,並且長期重複的投資。
3️⃣ 最好的投資,是讓我們「睡得著覺」的投資
既然市場波動是常態,而長期持有又如此無聊,我們該如何與這種「痛苦」共處呢?
這就來到了一個更深層次的議題:我們該追求「絕對理性」,還是「合乎情理」?
書中提到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,他因為發明了「投資組合理論」而獲獎,這個理論的核心,就是透過分散風險,來降低投資過程中的劇烈波動。
有趣的是,當他要為自己規劃退休金時,他並沒有使用自己發明的複雜模型,而是簡單地將資金一半投入股票,一半投入債券。
為什麼?因為他知道,如果市場大跌,他無法承受帳面上的巨大虧損所帶來的後悔和痛苦。
他選擇了一個雖然在理論上「不夠完美」,但卻能讓他「安心睡覺」的策略。
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一個極大的啟發:
在投資的世界裡,能讓你堅持下去的,往往不是那個「最好」的策略,而是那個讓我們「最舒服」的策略。
如果因為追求高報酬,而選擇了一個讓你每天提心吊膽的投資方式,那麼我們很可能在市場一個劇烈震盪下,就因為恐懼而拋售所有資產,從而徹底告別「長期主義」和「複利」。
所以,在做任何財務決策前,或許我們都該先問問自己:「這個決定,能讓我晚上睡得安穩嗎?」
相信你看完以上三心法,可能會想:「這些道理很棒,但可以怎麼開始呢?」
我想和你分享 3 個非常具體、任何人都可以馬上開始的小練習,幫助我們一起把那些美好的心法,一步步落實在生活中。
▍練習一:寫下你的「財務憲法」
這就像為你的人生財富,立下一個核心原則。它不用複雜,目的是在你情緒上來時,能有一個理性的聲音提醒自己。
怎麼做?
打開你的手機記事本,寫下 3 條最重要的理財信念。例如:
原則一: 我投資是為了「時間自由」,絕不為了炫耀而消費。
原則二: 絕不借錢投資,安穩睡覺比什麼都重要。
原則三: 市場大跌時,提醒自己這是「打折」,而不是「末日」。
把它存在手機裡,當我們感到迷惘時,就拿出來讀一遍。
▍練習二:建立我們的「財務儀表板」
我們需要看見進步,才能在漫長的旅途中保持動力。這個儀表板,就是我們努力的可視化證明。
怎麼做?
用 Excel,建立一個極簡的表格,每月更新一次就好。只需要追蹤 2-3 個最重要的數字:
月淨值: 這是財富的總成績單(月資產 - 月負債)。
儲蓄率: 這是我們能掌控的最強大引擎((收入-支出)/收入)。
自動化投資金額: 記錄你每月「無痛」存下的錢。
看著淨值的曲線緩緩向上,能帶給我們安定感。
▍練習三:讓 AI 成為你的「情緒教練」
這是個很有趣,也很有用的方法。當市場劇烈波動,你感到恐慌,想做出不理性的決定時,讓 AI 成為你的理性剎車。
怎麼做?
下次感到焦慮時,打開 ChatGPT,對它下這個指令:
「你好,請扮演我的『財富教練』。我先前設定的原則是:[ ]。現在市場大跌,我非常恐懼,很想把股票全部賣掉。請根據我『自己』的原則,提醒我此刻應該記住什麼?」
這就像是與未來的、更理智的自己對話。
希望這三個小練習,能為你提供一個具體的起點。
我們不一定要一次全部做到,試著從最有感覺、覺得最簡單的一個開始,動手為自己建立起來,這就是一個非常、非常棒的開始了。
或許,金錢帶給我們最大的紅利,從來就不是名車豪宅,而是當我們不再為錢焦慮時,所擁有的那份「自由」
以上有沒有哪一個對你來說,你最有感覺 ? 期待知道你的想法。
歡迎你直接回覆訊息給我,跟我分享你的想法。
如果你也喜歡理財的書籍,我想要推薦另一篇我寫的文章關於 《富有的習慣》這本書
祝 順心
你的朋友, Sandy